互联网的中国标准和Blog的中国特色

类别:编程语言 点击:0 评论:0 推荐:
周五有幸聆听了CBS Market Watch三个创始人之一Bill Bishop先生的presentation, 这个老外在演讲中批评我们公司的首页过于拥挤(too crowded)、没有重点,听到此处,心说老外就是老外,不了解什么是中国特色,放眼看看,中国的商业网站尤其是ICP们,那个不是页面拥挤、信息量超大,就连雅虎进了中国不也老老实实地放弃了自己的美国标准,向中国的门户们靠拢。当时心里只是嘀咕了一下,也没深想,后来细细一琢磨,这事还有点意思,为什么中国的网站和国外的网站在信息的表现上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是中国网民的阅读习惯决定了这一差异,还是这一差异决定了中国网民的阅读习惯呢?

与首页信息量过大相关的另一个互联网的中国标准是“target=_blank”,即标题新开窗口。而俺访问过的英文网站里除了有给广告加“target=_blank”,还没遇上一家给自家的内容设新开窗口的,害得我老是用右键点击然后选“在新窗口打开”,这样总是会多耗费我一次鼠标点击和移动。根据我在英国大学的计算机房里的观察,一个比较典型的中国学生的习惯是由上到下浏览网页,并在浏览的过程中不断地点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标题,然后对新开的几个或十几个窗口的内容依次进行快速的阅读和快速的关闭窗口操作,而且中国学生似乎总是对信息有着特别的渴望,上网的大部分时间在不断的阅读中度过。但是外国学生,就很奇怪,似乎并没有那么强的信息攫取欲望,大部分情况下我看到的不是在写邮件,就是在玩Flash的小游戏,即便是看新闻也通常只是在当前窗口里进行操作,并不轻易新开窗口。

为什么中国网民会有这样的上网习惯呢?如果真的要找最根本的原因,我觉得应该追溯到新浪新闻中心和他们的陈彤老大,正是陈彤制定了“页面首屏信息量大”和“标题新开窗口”这两个极具他个人特色的互联网中国标准。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陈彤亲口说的,他说他刚上网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知道可以开多于一个的浏览器窗口,因此一直用一个浏览器窗口上网,直到有一天豁然开朗,明白了可以开多几个窗口,在一个窗口进行浏览的时候另一个窗口可以下载页面,上网效率大增。因此,或许是为了让大部分中国网民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他把新浪新闻中心的标题都强制加上了“target=_blank”。也就是说,陈彤的个人阅读习惯最终决定了后来大部分中国网民的阅读习惯。让人不得不叹服的正是由于当时新浪新闻的这种强势,我们在被灌输了这样的阅读习惯后还一直浑然不觉。就如同用惯了IE的人根本不会去考虑是否再去用一下Netscape一样,用的人多了,用习惯了自然就是标准。

99年5月网易全面推出自己的内容频道的时候也曾想不理会新浪的这一标准,当时网易各频道的首页的处理非常像英文雅虎的新闻频道,头屏有两到三张图和两到三个头条,每个头条下面有三行左右的导语进行说明,并且所有的标题都不加“target=_blank”以示自己和新浪新闻的不同。但是坚持没多久,丁磊某一天突然下令给全网站的标题上都加上了“target=_blank”,之后随着各频道的改版,头屏的信息量也被大大增加,从此凡是在中国做网络媒体的都不会再去挑战这一流行的中国标准。

Blog在中国的发展和网络新闻一样,也被加上了中国特色。第一个给Blog打上中国印记的是方兴东和他的博客中国,方博士给了Blog一个很好的(我认为)译名“博客”。就因为这个译名,现在还有好多人争辩不休。除了这个译名之外,方博士的贡献还在于他放大了Blog的概念,如“博客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博客是信息时代的麦哲伦;博客之于知识,就像Napster之于音乐,Linux之于软件”等等,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而博客中国的经营思路也与纯粹的Blog托管网站不同,最初是方博士自己亲自维护的一个IT频道,现在是以方博士为核心的一个团队维护的一个大型门户网站。只不过新闻来源除了媒体的文章外,还有一部分是来自方博士麾下众多的博客们。

第二个给Blog打上中国印记的是李学凌和他的网易部落。李学凌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从来没有强调过网易部落和Blog之间的关系,所以网易的部落可以不要RSS不要trackback、可以引入社区的积分、等级制度,可以引入圈子功能,可以引入话题的辩论,可以鼓励转载忽视原创等等,因为网易需要的是通过部落给自己的新闻和内容频道加分,否则如何在内容上挑战新浪、搜狐的地位呢。

从和讯部落推出以后,从Blogcn的新版页面开始模仿网易部落的许多做法之后,我知道,在非常近的时间之内,将会有更多的大大小小的带有中国特色的Blog系统衍生出来,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地址:http://com.8s8s.com/it/it244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