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TestRunner.doRun(Test suite,Boolean wait)方法 1、 创建一个TestResult对象,该对象是实际测试过程中的调度员。他不仅存储了所有测试的结果,调用中的测试方法,并将结果送给ResultPrinter对象,来打印结果。
2、 将生成的ResultPrinter对象设置到TestResult对象中。
3、 取得开始时间。
4、 调用Test.run(TestResult)方法。
5、 取得结束时间。
6、 打印测试结果。
7、 判断是否需要等待结束指令,如果需要,等调用“System.in.read()”等待结束指令。
二、 Test.run(TestResult)方法—TestCase实现 Test接口是JUnit框架中最重要的两个接口之一,他抽象了所有测试载体的行为,包括两个方法,一个获取测试数目的countTestCases(),方法,一个运行测试的run(TestResult)方法。
在JUnit框架中,有两个类显现了这个接口。一个是只能容纳单个测试的TestCase对象,这里之所以用对象是因为在我们自己实现的TestCase子类中可以有多个测试方法,但是在JUnit的实际运行中,每个TestCase对象只容纳一个测试方法。
在TestCase的run(TestResult)方法中,会将实际的运行测试委派给TestResult的run(TestCase)方法,而TestResult方法又会反过来调用TestCase的runBare()方法,将测试运行的结果放入到对应的Vector中,并通知所有设定的TestListener,在这里就是在初始化是设定的ResultPrinter对象。
在TestCase的runBare()方法中,实际上顺序调用初始化setUp()方法,实行测试runTest()方法,清除tearDown()方法三个方法。
TestCase实现的countTestCases()方法只返回1。
三、 Test.run(TestResult)方法—TestSuite实现 在JUnit框架中Test接口的另一个实现就是TestSuite类,TestSuite类可以说是实现了Test接口的Test的聚集,主要用来给容纳多个测试方法的类。在TestSuite类的内部有个Vector实例来容纳这个TestSuite中所有的TestCase对象。
在JUnit框架中,对Test接口的实现逻辑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东西。特别是TestCase类,他并没有像我们想的那样在run(TestResult)方法中,利用反射调用子类中每个以“test”开头的方法,而是在TestSuite类中解析好方法名以后传递给了TestCase对象,使得每个TestCase对象只能容纳一个测试方法,并针对这个测试方法调用初始化setUp()方法和清除tearDown()方法。
我觉得这样并不能达到“在一个TestCase中所有测试方法中公用的变量抽出为类级的变量,然后在setUp()方法中一起初始化”。这样的话我们就没有必要在子类中声明类变量,方正setUp()方法时针对每个测试方法,我们还不如直接将所有的变量放到测试方法,省得代码变得这里一块,那里一块的。真不知道Erich Gamma和Kent Back两个高人是咋想的,有明白的希望也能给提个醒!
还是言归正题,话说在TestSuite实现的run(TestResult)方法中,他将所有调用每个Vector中每个Test的run(TestResult)方法。 TestSuite实现的countTestCases()方法返回包含的Test的个数。
四、 TestListener接口
JUnit框架中有两个重要的接口,一个是上面介绍的Test接口,下面就介绍另一个重要的接口—TestListener接口。
Test接口抽象了所有测试载体的行为,而TestListener接口抽象了所有测试监听者的行为,他包括两个添加错误和失败的方法:addError(Test,Throwable)和addFailure(Test,AssertionFailedError)方法,开始测试startTest(Test)方法,结束测试endTest(Test)方法。
在JUnit框架中有两个类实现了这个接口,一个负责结果打印的ResultPrinter类,一个是所有TestRunner的基础类BaseTestRunner类。
五、 ResultPrinter类 ResultPrinter类负责所有测试结果的打印,他有两个类变量,一个是fColumn负责纪录测试的数目,当到四十个时换行,在从零计数。Fwriter是一个PrintSteam对象负责结果的打印。
ResultPrinter实现的startTest(Test)中,完成测试数目的统计和换行,并打印出我们熟悉的”.”。 ResultPrinter实现的addError()方法和addFailure()方法只是打印出对应“E”和“F”。
ResultPrinter实现的ednTest(Test)中,什么也没有做。
ResultPrinter类中另一个重要的方法是print(TestResult,runTime)方法,他包括四个部分printHeader(runTime)打印所用时间,printErrors(TestResult)打印所有错误,printFailures(TestResult)打印所有失败,printFooter(TestResult)打印结果,也就是“OK (100 test)”。
这里在啰嗦几句JUnit框架中的Error和Failure,Error是在我们的测试方法中报出来的异常,而Failure是我们使用assertXX()方法,判断失败而报出的异常。
六、 TestRunner类
BaseTestRunner类中,将TestListener接口的四个方法都委派给子类实现,而在TestRunner类中,这些方法中又什么都没有做,我想可能是当初想用TestRunner来实现测试结果打印,可是后来发现应该用一个单独的类来处理所有在TestRunner类中就没有实现这些方法。不过我想TestRuner类中实现TestListener接口还是有一点用处的,比如想在一个类中集成多个TestRunner。
七、 Assert类 最后说说测试方法中必须的assertXX()方法,所有这些方法都放在一个叫Assert的类中,因为所有的测试方法的执行都在TestCase类中,所以TestCase类继承了Assert类。 Assert类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就是一堆assertXX()方法。
八、 TestResult类 TestResult类中用两个Vector来记录测试的结果fErrors和fFailues。用一个Vector来存放所有的TestListener。一个整数存放测试的数目,一个布尔变量存放停止标志。总觉得TestResult类的实现有点别扭,感觉上他应该是一个存放测试结果的类,可是JUnit的实现中总觉得有点像控制器,由他调用TestCase中的测试方法总觉得别扭。
九、 系统结构总结 看JUnit框架有两个感觉,第一个“小”;第二个“实用”。可能平时自己在工作中也实现过类似的功能,可是并没有仔细想个它的通用性,以及从整个框架上的结构上系统的考虑。Erich Gamma和Kent Back两个高人---高人真高!
Test接口的抽象和实现典型的合成模式的应用,间接自然。轻描淡写一个清晰的树结构就出来了。 TestListener接口总觉得有点别扭。可能单独的抽象出TestResult接口更好看。要是在多一个控制器接口,可能整个框架看起来更好看。要求怎么怎么多,其实我觉得这样完全实现了功能并且提供了很好的扩展性,可是毕竟是高人写的,所以我们的要求当然要高点。
本文地址:http://com.8s8s.com/it/it113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