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PB编写WinSock TCP/IP应用程序

类别:数据库 点击:0 评论:0 推荐:
 

  PB中的套接字是通过Winsock.pbl库来提供的,它封装了套接字编程中用到的数据结构和过程,在功能上类似于VB中的Winsock控件。

  Winsock.pbl中定义了两种类型的Socket:流式Socket和数据报式Socket。流式Socket需要连接到另一个处于监听状态的流式Socket后才能进行通信,是基于连接的,其可靠性高;数据报式Socket无需建立连接,源主机发出的报文在网络中经过存储转发后到达目的主机,效率高但可靠性低。编程时,根据应用环境和需求选择其中一种,若通信子网相当可靠,可考虑采用数据报式Socket。

图1

  用PB编写WinSock TCP/IP应用程序的第一步是将Winsock.pbl加到应用程序中,然后声明如下全局变量:

  Winsock ws

  Boolean b—tcp—active

  //用于检验ws是否初始化成功

  PowerObject gpo—null//全局空对象

  在应用程序的Open事件加入下列代码:

  ws=Create Winsock

  //初始化Winsock的一个实例

  SetNull(gpo—null)//ws的函数中用到空对象gpo—null

  在应用程序的Close事件加入下列代码:

图2

  Destroy ws//销毁ws对象

  完成以上工作后,就可以着手编程了,下面介绍如何利用Socket进行通信。

  1.用数据报式Socket向本机的7号端口发送数据

  TCP和UDP协议规定了传输层端口的长度为16比特,因此TCP和UDP软件可以使用216个不同的端口进行通信。尽管如此,编程时最好不要使用前1024个端口,因为这个范围内很多是专用端口,如21为FTP端口。本例中用到的7号端口很特殊,它回显接收到的任何数据,常用于端口检测。下面就向本机的7号端口发送数据报:

  DGSock=Create Socketdgram

  //创建数据报式Socket对象

  ulAddr=ws.inet—addr(″127.0.0.1″)

  //将本机IP地址转换为32位的ulong类型

  buf=Blob(″These data is send through datagram~r ~n″)//要发送的数据

  DGSock.sendto(buf,Len(buf),0,ulAddr,7)

  //向ulAddr主机的7号端发送数据报

  buf=Blob(Space(Len(buf)))

  //清空buf缓冲区

  DGSock.recv(buf,Len(buf),0)

  //接收数据报

  MessageBox(′Data Received′,String(buf))

  //显示接收到的数据

  DGSock.closesocket()//关闭Socket

  Destroy DGSock

  从上面的演示可以看出,发送到本机7号端口的数据报立即被反弹回来。

  2.用流式Socket 开发网络聊天程序

  网络聊天程序通常包含两个部分:服务程序和客户程序。服务程序一直处于监听状态,当听到客户程序的呼叫时,就创建一个Socket对它进行响应。下面用流式Socket开发一个两节点聊天程序:

  (1)编写服务程序

  服务程序界面如图1所示。在主窗口的Open事件中创建流式Socket的一个实例:

  sSock=Create SockStream//sSock为实例变量

  在“监听”按钮的Clicked事件中加入下列代码:

  ulAddr=ws.inet—addr(″202.140.1.20″)

  //将服务器地址转为ulong类型

  sSock.bind(ulAddr,2000)//将流式Socket绑定到ulAddr地址的2000号端口上

  sSock.listen(5)//监听上述地址和端口,参数为请求队列长度,最大值为5

  uiSockType=sSock.accept(ulClientAddr,iClientPort)

  //接受客户请求,参数填入了客户Socket的地址和端口,返回值为客户Socket类型

  sAccept=Create Socket

  //创建一个Socket响应客户请求

  ulParam=1

  sAccept.initsocket(uiSockType)

  //与客户Socket类型相同

  sAccept.ioctlsocket(ws.FIONBIO,ulParam)

  //异步模式

  Timer(0.5)

  //启动定时器,以0.5秒的间隔接收数据

  在Timer事件中加入下列代码来处理到达的数据:

  buf=Blob(Space(256))//定义缓冲区大小

  sAccept.recv(buf,Len(buf),0)

  //接收到达的数据

  mle—1.Text=mle—1.Text+Trim(String(buf))

  //显示消息

  在“发送”按钮的Clicked事件中加入下列代码:

  buf=Blob(mle—2.Text+″~r~n″)

  //将mle—2中的内容放入发送缓冲区

  sAccept.send(buf,Len(buf),0)

  //将buf中的内容发给对方

  mle—2.Text=″ ″

  //清除已发送的内容

  在“退出”按钮的Clicked事件中加入下列代码:

  sAccept closesocket()//关闭Socket

  Destroy sAccept

  sSock.closesocket()

  Destroy sSock//清除Socket

  (2)编写客户程序

  设计如图2所示的窗口,其Open事件的代码为:

  sClient=Create SocketStream

  //创建流式Socket

  ulParam=1

  //1表示异步模式(即非阻塞模式)

  Timer(0.5)//启动定时器,以0.5秒的间隔检查是否有数据到达

  sClient.ioctlsocket(ws.FIONBIO, ulParam)

  //将sClient设置为异步模式

  在“连接” 按钮的Clicked事件中加入下列代码:

  ulAddr=ws.inet—addr(″202.140.1.20″)

  //服务器地址

  If sClient.wsconnect(ulAddr,2000)=-1 Then//连接到服务器的2000号端口

  MessageBox(′Socket′,″连接服务器失败″)

  End If

  Timer事件和“发送”按钮的Clicked事件的代码与服务程序相同,只需将套接字对象sAccept改为sClient即可。

  声明:缺省情况下创建的流式Socket对象使用同步模式,可根据需要将其转换成异步模式。在同步模式下,一些Winsock函数调用在完成处理之前不会把控制权还给程序,导致程序无响应。例如,在数据到达之前,recv()调用将一直处于等待状态。在上面的服务程序中,用于监听客户连接的Socket使用了同步模式,响应客户请求的Socket使用了异步模式,客户程序中的Socket也使用了异步模式。

  运行服务程序,点击“监听”进入等待状态;运行客户程序,点击“连接”进行呼叫。建立连接后,就可以聊天了。在mle—2中输入消息,点击“发送”就可传给对方,对方发过来的消息显示在mle—1中

本文地址:http://com.8s8s.com/it/it215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