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英雄》:潘石屹的智慧经济

类别:VC语言 点击:0 评论:0 推荐:

张朝阳做房地产,他就是潘石屹;潘石屹做.com,他就是张朝阳。两个人都是在建房子,潘石屹在地上建,张朝阳在网上建,都是房客越多越赚钱。
——题记
潘石屹的智慧经济

2001年8月15日,海南博鳌。潘石屹、冯仑故地重游之余,和经济学家樊纲一起大谈中国房地产新理念。1992年,潘石屹与冯仑、王功权、刘军、王启富、易小迪6人决定海南炒地产的时候,可没想过这么多,他们当时就想挣钱。现在他们有闲将他们过去的打拚镀上一层“理论”的金。
冯仑原来是海南体改所副所长,曾经给牟其中当过办公室主任;王功权,曾经是牟其中投资公司总经理。但是在1992年,他们和潘石屹一样都没有钱,但他们想炒房地产。和张朝阳们写商业计划书融资不同,他们比较直接,他们向北京一家公司贷了500万人民币,利息是20%,做成后利润五五分成,北京公司派人监控这笔钱的流向,相当于风险资本派来的CFO。这笔钱虽然带着苛刻的条件而来,但对当时的他们来说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他们清楚,没有钱别想做成事情。这钱是他们的天使投资。
拿到钱后,他们以每平方米近3000元的价格买下了8栋别墅,这些房子在他们手里放了一两个月,也无人问津,他们有些着急。
邓小平突然南巡,海南急剧升温。从山西来了个叫韩九吉的大老板要买潘石屹的房子,潘石屹开价4000元,韩九吉还没想好要不要买,此时又来了一个内蒙的买主,潘石屹随即将价格提到了4100元。“反正有人要,我打的就是心理战,就赌他肯定买涨。”韩九吉气急了,他质问潘石屹:“你怎么可以这么做买卖?” 韩九吉两个儿子说:“不谈了,咱们走。” 韩九吉要讨个说法,潘石屹告诉他:“我重合同,我也重信誉,但开价可以正向开,也可以逆向开。” 潘石屹说到做到,继续抬高价码,韩九吉最后以每平方米4200元的价格买下了三栋别墅。没过多长时间,那个内蒙古买主以每平方米6100元的价格买了另外两栋别墅。
韩九吉后来成了潘石屹的好朋友,他没觉得潘石屹骗他,他觉得潘石屹太有智慧了。潘石屹结婚那天,他专门扛着山西的玉条、景泰蓝,用大布包着,非要亲手送到潘石屹手里不可。
6兄弟炒房地产之余,攒了一本书,书中将他们自己描写为一群立志实业报国的青年知识分子。书中特别指明他们做企业不是为了赚钱,是为当代中国知识青年探寻报国道路,并在赚钱过程中探寻如何更加有效地重整资源。这本《披荆斩棘共赴未来》在当年感动了不少人。
1992年一年下来,公司赚了四五百万,6兄弟壮志凌云,感觉天下都是他们的。
1992年,海口规划局。潘石屹被他查到的两个数字警醒了。北京市此时人均住房面积7平方米,海口市人均住房报建面积却已经达到了50平方米。海南这个穷地方不可能有这么大购买力,潘石屹感到快出事了。这天晚上,6个人凑在一起商量怎样分散风险。
潘石屹身先士卒,领五万元差旅费来到了北京。通过朋友介绍,潘石屹认识了怀柔当时主管经济的副书记。潘石屹和书记特别能谈得来。两三天后,北京万通招商总公司就拿到了营业执照。
2000年,在硅谷和已经破落的.com们讨论泡沫经济的时候,潘石屹向数字英雄们传送经验:“大势起来的时候,你不介入,这是愚蠢。聪明的商人要能往上走时,就跟着走,一发现苗头不对,马上退出来。”
老师成敌人
邓智仁告诉潘石屹,万通的房子要想卖到每平方米3000美元,至少要打2000万人民币的广告。潘石屹不敢出这么多的广告费。潘石屹想想,对邓智仁说:“这样吧,这2000万广告费你出,万通的房子每平方米售价在2000美元以下,给你3%的佣金,超出部分,咱们六四分成。” 邓智仁说:“行。”
邓智仁是香港利达行老板,以代理房地产销售闻名。邓智仁看好盖在阜城门地铁站上面的万通新世界广场。他毫不含糊地一口气打了2000万广告,万通楼盘每平方米卖到了3640美元,在开售的六天内万通拿到了五个亿港币的回款。“这小子可真狠,在市场方面,他是我老师。”在1993年,内地人还不知道怎样做房地产大规模市场营销。
在酒店摆庆功宴,搞销售的那帮小姑娘有的抓手,有的抓脚,把邓智仁从楼上抬到了楼下。后来,去唱卡拉0K,邓智仁死死抓着麦克风,一首接一首,唱到声嘶力竭。那天冯仑也在,冯仑喝得进了医院,打完吊针,还在床上躺了两三天。潘石屹去看他,“那天送你去医院……”冯仑说:“我去过医院吗?”
5年之后,1997年,潘石屹做现代城,又请来邓智仁当销售顾问。1997年底,两人失和。1999年8月,潘石屹与邓智仁彻底吵翻。1999年8月20日,邓智仁领导的中国第一商城与现代城的4位销售副总监签订聘用合同,第一商城一次性分别补偿他们18万元至25万元不等。8月23日下午,现代城数十位前销售人员在东环广场召开新闻发布会,向新闻媒体说明被开除的经过。会上,散发了致新闻界的一份题为《我的权益决不放弃》公开信。信中称:“现代城宣布开除所有有离开迹象的员工……扣发被开除员工几个月来尚未领取的佣金和本月的工资。”
得知他们要开新闻发布会,潘石屹抢在他们之前,先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并向记者散发了《现代城的四个销售副总监被高薪挖跑了》和《8月20日下午~8月21日白天现代城销售大事记》两篇文章。报社不给全文刊登,潘石屹就掏20多万,以广告的形式将这两篇文章打了出来。
在《现代城的四个销售副总监被高薪挖跑了》一文中,潘石屹首先渲染了自己的“失败”:“胜利的他们据说是吃鱼翅、喝酒庆祝去了。失败的我们十几个人也聚在一起,买了一些肯德基,大家说心里面堵得慌,吃不下去。”“不断有电话告诉我的总是不好的消息:‘起义’的销售人员如何在客户面前讲现代城的坏话了;胜利者如何得意忘形;他们还要挖更多的人,出更高的价;我们的队伍一时不知所措,不停来电话请示。 我逃到了山里,躲开了这些电磁波对我的干扰。”
针对离开员工攻击的“末位淘汰制”管理方式, 潘石屹写道:“骂现代城采用市场竞争制度的朋友应该想一想,你一年前进入现代城时还是一个刚迈入社会,寻找就业机会的年轻人,一年后的今天通过现代城的这种制度和各种培训,你们提高了,已是一名别人愿意一次性补偿18万元至25万元的专业人士,我们应该感谢这个制度。这样的制度,让我们变勤快了,效率提高了,成本降低了,房子质量提高了。但任何一个制度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让我们一起去改进它,完善它。你们的离开使我们痛苦,受到损失之后,我们也会不断完善制度,但制度的核心——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不能变。”
被伤害的弱者总会被舆论同情,在媒体上占了上风之后,1999年9月14日,潘石屹在新浪网又和邓智仁“干”了一仗。潘石屹首先要求不和邓智仁同在一个房间接受网友提问,新浪网最后妥协,将潘石屹安排在了大会议室,将邓智仁安排到了小会议室。潘石屹在气势上一直压着邓智仁,一直占据着网上访谈的主角地位。
邓智仁终于忍不住了,他说:“我非常不喜欢潘先生。他是我认识的最虚伪的一个人。”潘石屹先是不理他,只当没听见。在回答了4个网友的提问之后,在被主持人要求回答邓智仁“最虚伪的人”所指时,潘石屹说: 邓先生在很多场合下说,我是北京城最虚伪的人。几年前,邓智仁大谈:‘赚了大钱的人都是南方人,你们北方人没有一个赚大钱的,包括你。’我说:‘如果我不想赚大钱啦,我活着还有别的目标。’邓说:‘你太虚伪了,干这么大的项目不想赚大钱。’我说的是真心话,他骂我也是真心话。问题出在文化差异上。” 潘石屹后来又说:“‘虚伪’是一个形容词,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你说我虚伪,就说出一个我虚伪的实事来,我在哪儿虚伪了?怎么虚伪了?在什么地方欺骗过什么人?”后来,邓智仁又称潘石屹是一个“叛徒”。“这个称呼比较恰当。我在很多公开的场合说他虚伪、叫他骗子,现在又说他是叛徒,他为什么不起诉我呢?要知道,如果与事实不符的话,我已经构成了‘诽谤罪’。”
尽管在这次媒体论战中已经占了上风,潘石屹还是显得很生气。“这件事情被炒作为管理的问题、劳资的问题,这件事情实际上和管理、劳资没什么关系。一个年轻的小姑娘面对20万的诱惑,再好的管理也挡不住她。”“这其实只是一个市场营销策划的问题。四个副总监,一个20万,一共才80万元,80万对邓智仁上千万的广告费来看,只占很小的比例。在《北京青年报》打一个广告还14万呢,只花80万,就可以让从中央电视台到北京电视台所有媒体都报道,这是邓智仁最得意的,他的知名度提高了多少啊。”如果说,邓智仁占到了便宜,那么,潘石屹也决没有吃亏。这场“战争”如果发生在1993年,潘石屹肯定不是邓智仁的对手,但1999年的潘石屹已经学会“注意力经济”,他打败了他1993年的老师。
总结经验时,潘石屹认为,克林顿与莱温斯基事件给他感触很大。“全世界的媒体都在说克林顿、莱温斯基,全世界的人都恨不得把克林顿的裤子扒了。克林顿尽管脸上很憔悴,但他还得出来参加晚会,会晤外国记者,这压力有多大!这说明人还要有专业化的精神,还得强大。”“这个社会已经是一个公开化的社会,不要想隐瞒什么事。我相信,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话,包括我的情绪,我觉得我这样说出来,公众是可以理解我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为什么不说?”
那段时间潘石屹整天上电视;那段时间潘石屹门外总守着记者;那段时间潘石屹依然对记者很配合,记者让他再一次从屋里走出来,他就再从屋里出来一次,让他们重拍;那段时间潘石屹俨然成为房地产的代名词之一,其实房地产比潘石屹做得大的还有很多。潘石屹此役很值得后来打“口水仗”的.com学习。潘石屹在1999年抢夺注意力的水平一点都不比现在的.com差,.com之所以受瞩目,是沾了高科技的光。
潘石屹“注意力经济”的秘诀是:“当你的房子还没有盖出来的时候,说自己房子好,就太傻了,反而会引起别人反感。此时的关键是引起别人的注意,让别人有兴趣过来看就够了。”所以,在2000年,潘石屹会组织出版《投诉潘石屹 批判现代城》一书,10个月后,他自己又亲自披挂上阵,写了一本《SOHO现代城批判》作为对前一本书的回应。“将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之后,至于房子的好坏,他来了,他自己会看,用不着我自己说自己的房子好。”
潘石屹也很关注张朝阳的“show”。“张朝阳比我强:第一比我聪明;第二演技比我好。他上杂志都是稀奇古怪的姿势,我很难做得出来,我没有经过表演系培训。”
几百万·反标·数字英雄·砖厂·老婆
1995年,潘石屹向冯仑辞别。临行前,冯仑对潘石屹说:“你能到今天这一步,有几件事影响了你:一是改革开放,二是恢复高考,三是遇到了我,四是遇到你老婆。”
万通广场做完,有了钱,六个合伙人就各想各的了,但大伙都批判潘石屹太老财,守着北京这一块不给兄弟们搭舞台。“我确实比较老财,几百万可以,上亿往外投,我基本都持反对态度。” 此时,六个人的生活依然还很简单,就在北京保利大厦前的一条小街道上吃饭。潘石屹清楚地记得他为一盘土豆丝,到底是八元钱还是五元钱,和饭馆的服务员吵过一次。
当潘石屹反对不了万通收购北京电影制片厂、贵州航空公司、武汉国投、陕西证券等公司的时候,潘石屹决定离开万通。“我是保守派,冯仑是改革派,他想在各行各业发展,想在全国各地发展,而我就想在北京做房地产。”分手后,冯仑对潘石屹说:“万通是一个品牌,还值点钱,你也可以用。”潘石屹说:“还是你留着用吧,我另起了一个名字。但不管怎么变,人家还把我算作万通系的人。”此时是潘石屹情绪最低落的时候,这些年他一直活在一个又一个激动与兴奋之中,轻飘飘的,很多事情都没来得及仔细考虑,都是本能反应,突然停下来,他开始回顾他这些年走过的路。
反标
潘石屹1963年11月出生于甘肃天水。6岁的一个晚上被父亲从梦中推醒后,他从此感觉自己长大了。这件事情的起因是村里出现了“反动标语”,潘石屹的右派父亲被投票为第二号怀疑对象,已经被“集中”了七八天。是夜,父亲偷偷跑回家向潘石屹交代:“第一,反标不是我写的,如果我被抓到公安局,你和你妈妈见了所有的人都要说不是我写的,要为我申冤;第二、你妈身体不好,你有两个妹妹,你是家里的老大,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你要带好你的妹妹,一定要活下去,活下去是最重要的。”后来,写反标的人被抓到了,父亲并没有被抓走,但这不妨碍潘石屹长大。
让潘石屹更有责任感的是他的小学老师潘林玉。一天,潘林玉在黑板上写了一行字“我要离开你们了,你们要好好学习,做革命事业接班人”,之后就去当大队书记去了。潘林玉在村口的大槐树下,看到村上有七户人家,趁着夜色出村逃荒要饭去了。潘林玉跑到公社要求当大队书记,领全村人吃饱饭。潘石屹从潘林玉那里知道了责任感是怎么一回事。“一个人,特别是一个男人,他必须和周围的人联系,这才是一个社会。维持这种联系的就是责任感,有了责任感,你会觉得你可以为别人做点事情,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有责任感,在公司做事,别人就放心你;开公司,别人敢买你的股票。”
数字英雄
1979年,潘石屹没考上大学是因为高考前8天,他被一辆卡车撞断了肩夹。知道自己没考好的潘石屹立即偷偷在另外一个县以石屹这个名字报考中专,并以改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兰州培黎石油学校。1981年从培黎学校毕业后,潘石屹又以整个石油部系统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石油管道学院。1984年,潘石屹毕业被分配到设在廊坊的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工作。
在那里,潘石屹很快找到了让领导重视他的窍门,那就是记清楚所有的工作数据。处长向局长回报工作,局长向部长回报工作,都需要用数字说话,而他们都记不清楚数字,他们需要带一个人汇报数字。
每天下班之后,潘石屹就将各种计划样本拿出来背,最后,这些数字小数点之后的好几位,潘石屹都能记得住。科长开始欣赏潘石屹;处长开始欣赏潘石屹;主任开始欣赏潘石屹。一次,领导刚开完会,主任对潘石屹说:“小潘阿,我们刚开完会,把你确定为第三梯队。”这意味着潘石屹要升处长了。后来,认为潘石屹学习还不够,就将他送到石油学院研究生部学习。潘石屹的思想却在这里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他不想当处长了,他要到深圳去。
1987年,潘石屹不辞而别去了深圳,临行前,他将所有家当都变卖了,换回了八十多元人民币。因为没有特区通行证,他花十几元找人带路,钻铁丝网进了深圳。潘石屹在深圳一开始过得并不好,当管道局的人在深圳找到他时,潘石屹问他,自己能不能回去。这位兄长对潘石屹说:“小潘啊,我大你几岁,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知道你现在的压力,但是,要饭都不能走回头路啊。”潘石屹信了他的话,咬牙挺住。1988年,海南建省。潘石屹下了海南。
砖厂
潘石屹在海南的工作是领着五百多个民工烧砖。后来,没有人要砖,民工就在那里饿着,潘石屹掏出自己的钱,让民工买了一袋米,民工将这袋米吃完,潘石屹掏钱再买一袋。潘石屹是这个砖厂的厂长,在这里,他第一次有了一辆吉普车。条件虽然艰苦,但天高皇帝远,心情比较愉快。
1990年,大部分下海南的人都回了内地,潘石屹却一直在那里坚持着,因为他也没有更好的地方好去。一直坚持到邓小平南巡讲话,潘石屹和冯仑他们一起成立了“万通”的前身“农高投”——海南农业高科技联合开发总公司。从此开始炒房地产。
老婆
1994年5月,潘石屹遇到张欣的时候,刚刚在1993年9月和前妻离婚。朋友祝贺潘石屹说:“小潘啊,你可自由了,以后可别再结婚了。这是人生的经验啊。”但是,当潘石屹看到张欣的时候,在不到两个星期之内,就和张欣结婚了。
潘石屹吸引张欣的是他和冯仑他们攒的那本叫《披荆斩棘共赴未来》的书,张欣因此觉得潘石屹挺有理想的。
结婚之前,张欣比潘石屹有钱。她在华尔街已经工作了四年,每年工资几十万美元。潘石屹离开万通之后,没事干,就到华尔街找张欣。潘石屹对张欣说:“你看出来了吧,没人支持我。” 张欣看不过去,对他说:“我从华尔街辞职出来,这不是对你最大的支持吗?” 潘石屹就等这句话,俩人回国开公司,张欣是董事长,潘石屹是总经理。
张欣和潘石屹工作上的矛盾差点断送了他们之间的婚姻。在张欣看来,做大项目,一定要让国际资本参与进来。潘石屹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谁愿意跟我合作,我就分块利给他。我不管他什么背景,我认钱不认人。敢给我出钱的人,就是我的合作伙伴。”
张欣总和潘石屹说,总体规划、总体开发。潘石屹反驳:“总体开发是好,可是这钱不进来,怎么活下去。活下来是第一位的。” 潘石屹还打比喻说服张欣:“一个小孩的能力很强,也很聪明,大了以后会读博士,很可能会有出息,但小学的时候他就先饿死了,后面所有的东西就谈不上了。” 潘石屹到兰州上中专之前,有着长期的挨饿经验,在香港长大的张欣没有。
张欣在剑桥受过非常正规的西方训练,崇尚理性、民主、人文关怀。做事情要求像华尔街投资银行那样,每一件事都要大家讨论,跟大家说清楚。潘石屹喜欢他想清楚了,下面的人就跟着他做,别问为什么。“现在让每个人都发表意见,像国外的议会一样,我明明知道这些人说得不对,我却找不出充分的理由反驳他。”那段时间潘石屹特别痛苦,最后他跟他们说:“一个国家要民主,一个企业要独裁。一个国家牵涉到每个人的利益,一个公司再这样民主下去就不行了。”结果当然还是以潘石屹的意见为主,他认为做生意不要用嘴去说,不要用眼睛去看,要闭着眼睛去听去闻,寻找这样一种感觉。崇尚理性的张欣当然不理他那一套。张欣一度选择了离开,潘石屹送她去机场,途中,两人又吵了起来,张欣让潘石屹停车,自己打车去机场,到国外“疗伤”。
有了孩子之后, 潘石屹和张欣再没为工作争执过。两人从此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内部管理、设计、工程张欣说了算;市场、资金、对外宣传潘石屹说了算。孩子和感情弥合了他们在事业上的分歧。
房子比.com重
1993年,联想办公室。潘石屹和冯仑坐在一边,柳传志领着他的得力干将们坐在另一边。他们在谈融资,谈合作,谈如何做电脑,谈如何做房地产。潘石屹只是感觉到他们是技术人员,他们年龄偏大,他们说话比较客气,其它,他都记不起来了。他觉得IT离他太远,所以,最后几次谈,他都没有去。
.com热起来之后,找潘石屹风险投资的人很多,此时,潘石屹还搞不懂什么是风险投资,他原来的知识告诉他:“搞投资都是要规避风险”。对方就给他讲“小霸王”的故事,“成功了,18倍的回报率,但这笔钱如果亏了,就不要了。”
潘石屹不愿意干这样的事情,当创业者和他大谈信息高速公路的时候,他就问高速公路怎样收费。
后来,.com火了起来,潘石屹也没有对.com进行投资,只是花1700元从人手中买回了被抢注的www.panshiyi.com,并做了“潘石屹网”,作为他的房地产宣传网站。
再后来,.com破灭了,潘石屹总结说:“市场经济总会使欲望不断地膨胀,不断地膨胀,从而产生泡沫。惟一得到复原的机会就是泡沫破裂。然后是经济危机,不断痛苦的调整和重组。”“正像《黑客帝国》里说的那样:“世界上只有两种病毒:一种是癌细胞,一种是人类无限制增长的欲望。癌细胞没毒,人类无限制的欲望也没有毒,只是它们无限制地增长,把所有的养份吸收过去了,最终导致系统崩溃。”
比特太轻。潘石屹喜欢摸得着看得见的房子。“盖房子是一个男人的事情,房子伫立在一个城市的地平线上,立在那里看得见,就会产生永久的影响,不像软件装到计算机里,什么都看不见,时间一长就被更新换代了。房子盖好了,一百年还放在那里,人们不断地眺望,眺望时,人们说这个房子是潘石屹盖的。”
采访手记
第一次碰到潘石屹,他说他喜欢看我在杂志前面的那一页,我说哪天听你谈谈房地产,潘石屹立即不高兴地说:“不是房地产,是建筑。”
那天是一个新经济的聚会,来得都是IT的人,潘石屹是地产界惟一的代表,分外引人注目。那天,他上台讲的是创新,他的创新当然是房地产的创新,他说:“从历史上看,凡是有新观念、新精神的东西,就是能留下来的好东西。直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巴黎的房子,80%以上都是在19世纪中叶拿破仑三世时建的。它影响了整个欧洲,并已经成为巴黎的财富——人们去旅游观光给巴黎带来收入。这是19世纪中叶的一批建筑师和建筑商按照当时的新观念为这个社会创造的财富。”潘石屹想成为法国19世纪的建筑商,所以,他建SOHO、现代城,建“建筑师走廊”,去参加威尼斯双年展。
潘石屹的办公桌上并排放着两台电脑,一台是SONY笔记本,另一台也是SONY。他说,他喜欢比较着看,所以,就用了两台。潘石屹特别喜欢电脑,1993年,他拿5万元从海南到北京闯世界,到北京后第一件事,就是花1.4万元买了一台电脑。
潘石屹建了三个网站:一个是潘石屹网,用于宣传自己和自己的企业;一个是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用于客户服务;一个是猪八戒网(www.8j.com.cn),用于为业主提供增值服务。潘石屹经常将自己比喻成猪,他说,他不要做一个痛苦的哲学家,他要做一头快乐的猪。
别人都在谈杜拉克、巴菲特,潘石屹也不能一点都不知道,他会翻一翻这些书,但他不会细看,他只要知道有这个人就够了,免得被人耻笑。他逐字逐句研究的是老子的《道德经》,他相信“无为而治”。在江湖上冲杀出来的潘石屹喜欢用“仁、义、礼、智、信”处理和周围的关系,他说:“最高标准是仁,就是博爱;其次是义,为朋友两肋插刀;再次是礼,注意礼貌和上下关系;再下是智,就是聪明;最后是诚信。”我问他现在处在哪个层次,他说:“在向仁努力。”
简历
潘石屹,人称老潘,1963年10月生于甘肃天水县,身不高,体不壮,头发不浓密,但身手头脑均敏捷矫健。年龄未及不惑,吃过文革的苦,享过改革开放的福,故能上能下,可屈可伸。
大学毕业后做过机关干部,后辞职南下,从为别人打工到自己做老板。
1993年在北京注册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任法人代表兼总经理,开发的万通新世界广场和万通发展大厦等项目,被誉为京城房地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995年创立北京红石实业有限公司。
1996年成立项目公司——北京中鸿天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位于国贸桥东侧、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的现代城。
2001年开发海南的博鳌兰色海岸。
2002年正在开发建外SOHO。
老潘为人谦和,笑容常在,所言所行却时常出人所料。现代城项目从开发销售至今,一直备受瞩目与争议。尤其是风格另类前卫的SOHO现代城,出现过夜间排队领号购买的热烈场面,创下了北京市销售楼盘的最高纪录,但也因观念相左而被业界同人竞相“批判”。 说自己想说的话,穿自己想穿的衣,走自己想走的路,盖自己想盖的房子,这是老潘心目中的自由。
无论说话、做事还是行文,老潘天马行空,不受任何羁绊。敢说敢干敢负责任,喜欢创新,没有权威意识,这是老潘推崇的网络精神。

本文地址:http://com.8s8s.com/it/it26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