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 把握方向

类别:.NET开发 点击:0 评论:0 推荐:

抓住机遇 把握方向
 
作者:袁萌  2001-07-10 13:08:30
 
    半年前,微软大力推出.NET转型计划,在业界引发了一连串的深层次的连锁反应,故事确实不少,使一些人一时迷失了方向。当前,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从中理出个头绪,看清事物演变的本质,找出正确的思路,抓住机遇,尤其应该重视在高端应用方面的产业动向,以便正确地把握前进的方向。
    去年6月22日,美国微软公司正式推出.NET计划,并在全球范围内发起声势浩大的宣传攻势。据报导,至今微软用于.NET计划的广告费用已经高达2亿多美元。微软.NET计划,确确实实是动了真格的,这必然引起象IBM、Intel、HP这些巨型产业公司的密切关注。
    微软.NET计划,是企图在互联网上建立一种新型的平台垄断(Monopoly)。微软.NET计划,与SUN公司关于Java应用的“梦想”几乎是一样的。大家都知道,IBM是Java计划的坚定拥护者。事实上,要想与.NET较量,只有进行实力竟争,在此,R. Stallman的自由哲学当然“don't work" ;自然形态的 "开源运动”也跟不上趟。大家心里很明白,真正可以对抗.NET基础平台     Win2000的操作系统只能是企业级的Linux(2.4版本)。可是,Linux 2.4的发布,一拖再拖,似乎遥遥无定期。人们开始对开源软件的倡导者E. Raymond的“开源模式”的某些方面,产生了疑问和不满,如:宣称开源运动追求的目标是代码作品的“完美”(并不很介意企业的紧迫需求),而且这种“完美”是经由自然演变过程逐渐实现的,因而不可能事先确定一个“进度表”。可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们却等不及啊!
    面对微软.NET计划的大力推进,企业版Linux发布仍无定期的严峻态势,产业巨头IBM、HP、Intel和NEC,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决心联合起来,直接插手、促进和加速Linux的企业级应用,以便达到各自的经营目的。去年8月,IBM、HP、Intel和NEC四巨头宣布组建规模巨大、技术先进的“开源软件开发实验室(Open Source Development Lab,简称OSDL,详见相关介绍资料)。事实上,根据最近的有关报导,人们才猛然醒悟,开源实验室就是直接针对.NET计划的,但是,在此之前,从表面上看来,此举似乎是对Linux提供全面的无私支持和援助。今年1月24日(正好是我国的春节),开源软件实验室OSDL正式宣布开业了。OSDL的使命(Mission)被正式表述为:为开源软件开发者提供计算资源以便电信级IDC转移到Linux和基于其上的开源软件库上来运作,从而使Linux变为电子商务开发和应用方面的最重要(Leading)的“UNIX操作系统。”公然宣称要提高Linux的可服务性(Serviceable),把它弄得更训服一些。
    大家知道,Linux是开放源码GNU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而GNU就是短语“GNU is Not Unix”中的各个词头的连写词,强调的含义是“GNU不是商业化的Unix”。OSDL声称要将GNU的核心部分Linux演变成代码开放的一种商业化主流“Unix”,算是进步,还是倒退呢?
    在OSDL领导班子席位组成上,OSDL章程规定:在总共12个席位中,IBM、HP和CA等巨头各占据2个永久席位,Intel占一个永久席位,永久席位共有7个,其余所有赞助者只能共享3个席位,完全代表开源Linux社群的“剩下的”(Remaining)席位只能有2个,而且具体人选还要经由永久席位代表讨论通过才行!由此,不难看出,这些IT巨头对Linux社群的真实态度。从OSDL最近公布的领导人选中,当然都是IBM、HP、Intel和NEC以及CA等产业巨头的关键要人,他们牢牢把握着实验室的领导权。事实上,T. Linus , R .Stallman和E . Raymond等著名开源领导人根本统统沾不上边。经巨头们研究讨论,“准予”进入OSDL领导班子的Linux社群代表是VA Linux的总裁Larry Angustin, 因为他主持着全球开源软件开发的最大的网站(SourceForge.org),而且他有一种眼光,敢预言:到2004年,世界开源产品市场销售总额可达750亿美元。另一位Linux社群代表是Tim O'Reilly。
    微软面对着IBM、HP、Intel、NEC四巨头公开给Linux撑腰,心中自然不快。微软总裁Ballmer以前总是十分小瞧Linux,公开不予理会这种“小玩意儿”,可是,今年1月1日,他发表重要讲话,声称:“进入2001年,Linux是令人最头痛的问题,也是本公司的最大的问题,Linux是我们的头号威胁。”在对待Linux问题上,微软近来确实乱了套,一是收购Corel(Linux公司)的25%股权,花了1.35亿美元,要corel三年内将它的.NET移植到Linux平台上去;二是前不久,微软高级副总裁J.Kempin著文“Linux命中注定暴死路旁”(To fall by the wayside),声称:“Linux太贵了”,“总成本太高了”,甚至还说:“Linux纯粹是由媒体造出来的一种狂热(fad),命中注定(destined)会死在路旁。“微软的.NET程序经理D.Miller赶忙出来用IDC的还未正式公布的一组数字论证说:“微软的服务器产品增长得比任何别的服务器操作系统都要快,Linux的增长半年以来已趋平缓”。他的意思是说:“Linux死定了”。人们会觉得奇怪,对这番言论,微软首席执行官S.Ballmer先生怎么也不出来管管自己的部下?看来,微软真正怕的是运行在OSDL上的那个世界一流水平的名为Linux的实为UNIX的强力操作系统。
    自IBM,HP等宣布筹建“开源软件实验室”之后,IBM计划拿出十几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大搞Linux开源技术研发培训中心,声称真心实意地全面拥抱Linux。可是,最近IBM又称:“我们才不会傻乎乎地花上十几亿美元而不知到底要什么回报!”HP近期又正式聘用了开源运动的二号人物Bruce Perens,设立HP的独立的Linux事业部。在它们看来,淡化源码开放的游戏规则(GPL)的革新精神,把Linux逐渐演变成开放了源码的一种商业化“Unix”,搞开放、封闭并举,并无什么害处。要注意,它们有意回避“Linux”的称谓,是因为Linux是Linus本人拥有的注册商标。可以预见,在传统IT企业中,设立开放源码Linux事业部门,但却可以保持原有的封闭源码版权保护的经营模式,老观念不变,大搞所谓“半开、半闭”的企业运营模式,将会逐渐变为一种流行趋势。这对我国IT产业也必然造成潜在的影响。
    IT巨头直接介入开放源码运动,对Linux社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Linux的企业版迟迟不能按期发布,一拖再拖,对T.Linus本人造成巨大的精神和社会压力。在今年1月4日,这导致Linus只用了一句话:"Linux 2.4.0 is out there",就以此作为人们期待已久的企业级Linux的隆重发布,足可以看出他的沉重心情。他在Linux社群内部表示:由同一批人,测来测去,也不会发现什么新问题了。实际上,Linux2.4.0版本用于企业级还存在不少局限性,如支持CPU的个数≤8个,TCP/IP并发访问数≤20,000个。正是面对这种状况,开源软件实验室从一起步,就在“2.4.0版本之外”接着干,具体表现为:一是,让Linux支持16个64-bit的处理器且保持近乎线性的性能增长;二是,让Linux支持TCP/IP的同时并发连接数从20,000个提高到64,000个以上。事实上,Linux 2.4.0目前并不支持这两点。按照Linux群体开发的“自然演化”模式,这两点是很难做到的。这样一来,在这种事实面前,Linux版本的发布权继续放在Linus一个人手中就不很合适了,这也难怪OSDL要把Linux说成是代码开放的一种主流Unix,有意避开Linux注册商标,直接由他们发布起来更方便一些。于是,在Linux社群中,就有人站出来说,IBM跑出来收获(reap)Linux的果实了。
    当今,Linux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自然人的个性驱动,演变为由企业( 法人)的理性驱动;由以个人为中心变为企业为中心。刚刚进入HP的开源运动的2号人物,B.Perens表示:“对于我自己而言,Linux革命已经由个人爱好转化为商业行为,透过知名企业,Linux已经开始对数十亿美元的业务产生真真正正的影响。”坚持自由哲学和“GNU is Not Unix”的R.Stallman的伟大业绩,几乎被人们完全遗忘了。在Red Hat的官方网站上,谈及开放源码运动历史时,从70年代的AT&T入手,中间也不提Stallman的自由软件,就直接跳到1991年的Linux。在今年1月31日,纽约举行的2001年LinuxWorld大会上,人们身穿印有:“GNU is Not Linux”的T-恤衫,进一步表明了人们对空洞自由说教的不满情绪,而且这次大会明显不同于去年,参观的人群变了,人们关心是“OK,我如何实际地把这些玩意儿用在自己的业务上?”这比往年务实多了。这表明Linux产业已走向成熟。
    我们认为,国际性的开放源码实验室OSDL的创办,标志着巨型IT企业直接介入开源运动的开始。开源运动的主要领导人R. Raymond成了VA Linux的董事,2号人物B.Perens也进入HP。T.Linus加盟Transmeta。由企业理性驱动的开源运动的新的历史阶段已经开始了。千万用户为之欢呼!可以预见,微软的.NET计划将与OSDL计划展开持久的竞争,而这一竞争的结果,是整个互联网产业的新的提升,得益的将是全体人类。
    我们应当看到,网络.NET是IT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实现的路线可以不同,一条是以微软封闭源码的.NET路线为代表;另一条是以世界性的开源软件实验室OSDL计划为标志的开放源码.NET路线,可谓“此.NET,非彼.NET”也,但是目标是同样的、一致的,都将极大提高互联网络的生产性的服务能力。在这样一个世界性的封闭与开放(代码)两种方式决战的大背景下,来看待共创(基于开放代码)软件联盟的成立是很有意义的。该联盟有着国家863高科技计划支持的背景,又由数十家国内高等学府与研究机构以及著名IT企业发起成立,同时由发起单位集体注资成立的北京共创开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经济实体负责联盟的日常运作,并定期发行自己的出版物,充分表明了共创联盟的综合实力。该联盟担负着重要的产业使命:加强国际联络、善用开放资源、促进智力汇聚、提高开源技术、发展开源产业。我们要理清思路,抓住机遇(不应忽视高端),正确把握方向,实现我国IT产业的低成本、跨越式发展,捍卫和扩展国家的网络生存空间(电子疆界)。
我们要走的路,这才刚刚开始。

小资料——国际开放源码软件实验室OSDL介绍
    开放源码软件实验室(open Source Development Lab,简称OSDL )位于美国Oregon州,Portland市西郊高技术区,今年1月24日正式宣布开业。
该实验室拥有1022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位于交通方便、宾馆林立的地方,光纤网络及动力电源均已可靠连接至主网。OSDL目前立即可投入使用的设备有:
1.4台 4-8路IA-32服务器;
2.50台 2路IA-32服务器用于负载处理;
3.150台 存储装置(每台5.1太拉);
4.高速光纤交换机;
5.千兆以太网连接及多开发者工作站等先进设备。
OSDL宣布,在近几个月内,实验室还将增加的设备有:2台16路以上的服务器;更多的4-8路服务器;还要配置一台IA-64大型机及其它大型计算装置等。
    实验室与Internet实现高速连接,便于全球用户访问,形成一个虚拟的实验室。在未来六个月内,将实现重大的设备升级。未来的OSDL将有多个分布于全球各地,并实现高速连接,形成统一的虚拟开发环境。
    OSDL宣布,实验室资金十分充裕,可以根据最大的开发项目要求,随时购置相应的设备和装置。
    OSDL的董事会(2001年本年度)主席由IBM的副总裁Ross Mauri担任,副总裁由HP的总经理(Linux系统部)Martin Fink担任。其他董事成员分别由Intel、CA、NEC和VA Linux等公司高级干部出任。实验室主任由Tim Witham担任,他是一位资深的Unix、Linux专家,负责项目上的审批,资源的分配,雇员的招聘等重要事项。
    OSDL设有专门的网站:www.osdlab.org网站开辟了OSDL新闻专栏,定期发布有关消息。据有关报导,该OSDL可与微软的.NET实验室相比美。(周冰梅摘译)

作者简介:袁萌,教授,1939年生人,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天文系。毕业后,数十年来一直从事数学基础及计算机科学的教学和研究;曾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现任实达软件总工程师及《共创软件》总编缉等职;在IT业界积极主张尊重历史、尊重科学、反对盲从、反对迷信,要走自己的路。

本文地址:http://com.8s8s.com/it/it461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