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星际历史回顾第3版 (1)

类别:编程语言 点击:0 评论:0 推荐:
中国星际历史回顾第3版 
作者:[AOQ]cat 


序言 
1997年秋天的美国,Blizzard的程序员Strain坐在医院里忙着设计Blizzard Entertainment公司Starcraft的战役编辑器,他在医院完成了5到6个小时的编程工作。她的妻子Annie从生产前的麻醉休息中醒来后,看到她的丈夫正在把手从键盘上拿开,她大叫道:"在我们女儿出生的时候你还在为这个该死的游戏工作吗?" 

Strain的手指停在了键盘上。他扫了一眼显示屏幕反驳说:"Annie,这可不是'该死的游戏'。它是Starcraft(星际争霸)!" 

今天,我们每一个曾经与正在玩这个游戏的人,听到这话都会立刻打开自己的电脑进入星际争霸,这是对Strain那句话最好的证明。 


一 萌芽 

csa的出现 

1998年7月,王银雄拿到了星际争霸的光盘,对他来说,这并不代表一个什么所谓包含重要意义的开始,那只是个游戏,正如很多伟大人物的诞生时也只是哇哇坠地让护士抱来抱去一样,所有惊天动地的事件发生在以后。 

所以在2年后他站在全国冠军位置的时候,仍没想明白这一切究竟是怎样发生的。例如他用一台奔腾133的机器开着星际,愣头愣脑地闯进Blizzard的官方BN,输入还带着语法错误的英文句子与来自世界各国的玩家在服务器上交流,没人知道后来会发生什么,更多感觉是“这么多老外,太有意思了!” 

这种情况并没有维持多久,事实上也就是三到四天的时间,王银雄在目睹一个叫HoK(Hero of Korea)的韩国战队队员的名字每天不断挤进眼帘里后,决定成立一支中国人的星际战队,随后在经过短得夸张的时间考虑,China Starcraft Association(中国星际争霸联盟)就这样成立了,简称CSA,确切时间是1998年7月5日。 

王银雄给自己取了个ID:unrealking.csa,在之后的时间里,他在服务器上不断寻找志同道合的中国玩家加入csa,战队很快从他一个增加到八个人,目前还记得的名字有:cyzn.csa, bobking.csa,wyx.csa, lightsome.csa,而关键一个人是他的搭档,realking.csa,两个人合作在BN上2V2,所向披靡。 

realking.csa,原名王晨,目前在上海创驰软件做技术维护工作,他似乎天生是个游戏高手,凡是熟识他的人都知道,他无论接触任何游戏都很快上手并且在很短时间内具备最顶尖的水平,如果我们说,在1998年他就已经用小狗+飞龙的战术横扫BN,我们所有人都会感到吃惊,这个似乎本该是韩国流派的战术其实早在1998年就有中国人用过,其实惊讶的并不光是我们,我见过一个韩国人打死也不相信网络蚂蚁是中国人写出来的,“根本不可能”,他这样摇头。那个时候我的总经理,一个清华大学博士,正在与他据理力争,最后仍然无法让他相信这一点:网络蚂蚁是中国人写出来的。他没有办法是必然的,他面对的不是普通的韩国人,那是他的老板,而且还给他开了月薪1万4的工资。 

所以王晨不打星际去玩UO时,这个战术在国内近似绝迹,即便有用这个战术的人,也没意识到其威力并细致钻研下去,直到2000年时韩国流战术进入中国,韩国人将这个战术发挥到了极至。于是这个战术在国内迅速传播开,而这并不值得有什么想法,游戏在同期中国正在泛滥成灾的韩流来讲如沧海一粟,如果你在用韩国人的狗+龙战术打完星际后,哼着当时韩国酷龙组合的歌曲去吃韩国烧烤,那时你还不知道不久后你得在韩国网络游戏与韩国电视剧哪个该占用你更多时间中做选择。 

王晨离开星际时是在1999年,国内的私人服务器刚刚架起来,最先是梧州战网,然后是湖南战网,前后不到一个月,跟着就是263战网,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个战术失传,他在国内战网打星际的时间远远少于在官方BN,这时他改了ID,叫knight.csa,这很难说是不是与他去UO有关系,因为他在当时著名的UO站异域成立了中国第一个UO工会:Death Knight。 

王银雄则将所有精力都转向了国内,他也改了ID,这个刚刚更换的ID在之后为全国星际玩家所牢记:kulou.csa 


在csa对自己的介绍有好几个版本,最详细的一个版本是2003年才有的,当然这都是csa队员自己完成的,因此内容并不是太多,并且对之前的历史记载也不是太清楚,想来无从考证的缘故,部分资料与我们之前看过的情况大同小异,不过出乎意料的是,上面对CSA在99年的记录很详细,一些记录虽然算不上鲜为人知,但还了解的人恐怕是寥寥无几,而我很幸运是那几个人之一,下面是CSA最新介绍中对99年的几段记录: 

................................................. 

".....99年开始,《星际争霸》逐渐大热起来,在国内也是越来越流行,这要归功于资料片《母巢之战》的推出,是《母巢之战》让《星际争霸》趋向完美,自然也就吸引了更多玩家。不过碍于当时国内的网络状况(官方战网速度慢,并且当时全国分163和169网),因此官方战网的中国玩家人数并没有增多,这时候FSGS平台及时的出现了。FSGS是能让普通玩家也能够自己架设战网的服务器软件,很快国内战网就一个接一个的出现了,当时的战网大多为电信的服务器。第一个国内战网应该是梧州战网,由梧州电信架设的,印象中这是一个163网的战网,因此人数一开始并不是很多,随后出现的湖南战网是国内战网初期最热闹的,因为同时支持163和169的玩家进入,因此很快就吸引了大量的国内玩家,超过了百人的在线人数。另外一个比较热闹的战网是263战网,仅支持163,不过也吸引了众多的玩家。应该说正是这些首批国内战网推动了国内星际的发展,也可以说推动了CSA的发展壮大。 

因为在国内也拥有了众多战网后,CSA也决定把重心转移到国内战网上了,当时选择的是263战网。至于为什么选择了263战网就比较戏剧性了,其实很简单,就是当时kulou家中并没有169的接入方式,而湖南战网使用163登陆非常容易掉线,并且湖南战网的大多数玩家都是169,无法与163玩家连网进行游戏,因此就只能选择人数略少一些的263战网了。在将活动战网转移到263后,CSA又重新做起了当时在官方战网的那一套,就是不停的在频道中宣传。因为国内战网的人数较多,并且当时国内也已经拥有了一些战队,大家对战队这种方式已经基本接受,因此很快CSA就壮大起来,借着在官方战网以及由主页宣传带来的人气,战网上的多数玩家也都愿意接受CSA ,并且加盟CSA。因为加入CSA异常的简单,只要发封申请信就可以加入,而无需现在很多战队流行的考核等手续,因此在转移到国内战网后,很快人数就突破了一百的数目,并且到99年底已经突破了一千的数字。不过也造成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很多的玩家仅仅只是挂了一个名,而之后遇到其他战队的邀请就转而加盟了,因此后来很多战网上赫赫有名的玩家许多都曾是CSA队员,但是却并非在CSA成名的。这种局面的出现现在来讲应该是值得反思的,为什么CSA不能让成员有的发挥,而仅仅只是起一个让队员加盟,收录资料的作用。不过这和当是的客观因素也是分不开的,99年的星际圈虽然较98年要热闹的许多,但是却并没有后来的众多所谓的电子竞技组织的出现,也没有那么多的全国性的能引起所有人关注的赛事,因此也就造成了当时国内虽已有众多战队,但却无事可做的局面。战队在当时更多的仅仅是交交朋友的作用,而并没有现在这样的特定目标。 

整个99年,CSA基本上就是在263战网进行发展与活动,当时在263的玩家相信应该不会不知道CSA,最多的时候一个频道有半数以上的玩家名字后面都挂有.csa标识。那是一个很美好的时期,由于CSA转移到国内战网后为国争光这个看起来很大的目标自然也就有所改变了,基本上纯粹就是一个以星际会友的联盟了。没有全国赛事,没有竞技组织,因此所做的就是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星际玩家们互相通过CSA认识,并且互相切磋娱乐。单纯而又美好,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期。可惜的是随着2000年起,电子竞技的兴起也直接影响到了CSA,CSA的这种氛围也就逐渐变味而终至消失了。当然了,这也不能说是一种倒退,《星际争霸》成为电子竞技项目应该说是一种发展,战队的使命也应该要有所改变,追求更强,甚至是成为职业战队是无可厚非的,不过纯粹以游戏娱乐为主的团体也应该是有生存空间的。遗憾的是,2000年后CSA试图在两个方面都兼顾,但情况却失去了控制,结果是两个方面都不能取的成功,终于走向了沉静,这也是值得反思的。 

99年基本上是CSA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年,一方面是人数的飞速增长,另一方面也是CSA内部的一些有益的改变。首先值得一提的是支队的成立,支队的概念在星际战队中也是由CSA首创的,基本上就是吸收另外一支星际战队加盟进来,但是他们可以保留自身战队的所有方面,包括战队标识等等,但是同时也可以称为CSA队员,并且可以参与CSA的任何活动。因为这一形式对支队的自由度很大,因此很快吸引了很多的战队全队加盟CSA。这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CSA的第一支支队,AOQ。即cat.AOQ所在的战队,他们是第一支找到CSA商量支队事宜,并且最终加盟的战队。并且AOQ当时在263也是非常的活跃,也为CSA的发展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而后,共有大大小小,超过50支的战队加盟了CSA,当然了,不是全部在99年加入的。虽然现在已经基本没有了联络,众战队也基本独立发展了,但是这里还是非常感谢他们做为支队为CSA所贡献过的力量。99年CSA内部另外值得一提的一大改变是分会制度的实行,因为人数的增长异常得快,而CSA做为一个业余的战队组织,并没有专职的管理人员,因此会有顾不过来的感觉,于是分会制度就应运而生了,一开始是由kulou提出的,因为在管理过程中感到了力不从心,制度很快就通过并且开始实行了。分会制度即是将CSA在内部按省份划分,由各省的成员推选管理人员成立分会,该省份成员将由该分会来管理,并且由分会推选人员来参与CSA总部举办的各种活动,比如内部赛等等。第一个成立的似乎是江苏分会,江苏分会一直管理的非常不错,是CSA众多分会内最为成功的之一。开了个头后,随后自然就有众多得其它省份的分会成立了,最为成功的几个分会包括有广东分会,北京分会,江西分会等......." 

................................................. 

关于上面这段资料,只有经历过那段时期的人可以证实其真实程度几乎是100%,如果那个时候你登陆到263服务器,会发现频道里有一多半的人ID后面有csa的后缀,这个对人的冲击力是巨大的,以游戏的心态来说,加入一个如此官方性(中国星际争霸联盟这个名字听上去很正规而已,而组织建立起到现在都是民间的)的心态显而易见,对朋友与同学或网吧的战友们也可以炫耀一番:“看,我是中国星际联盟的队员。”事情就是这样,除了满足虚荣外,没有任何其他更实际的意义——也不可能有其他什么意义。如果说,象上面资料中作者为之苦恼的那样,csa给中国众多其他战队做了嫁衣裳,那么之前不采取这么宽松的政策就不会使csa有这么大的群众基础和与星际老鸟高手们的渊源,例如上面最后一段介绍的那样,我本人其实也是csa的队员。 

至于csa后来的规模,的确如资料叙述。曾经有人统计过,如果将csa几十个支队所有分会上记录在案的队员名单(包括以前csa老名单)全部算上的话,总数突破万人一点也不夸张。诚然,这其中包含了不少水分。比如,在我写信给kulou说:“经过AOQ队员开会后一致通过,决定集体加入csa,做为csa的支队。” kulou在第2天立刻回信说,非常欢迎我们的加入,我们将是csa的第一个支队,请将AOQ所有队员的名单发给他,他会放到csa的主页上,这样我们就犯了难,因为整个战队就我与搭档stone.AOQ(也就是游戏圈内的奇人笑三少)两个人,为此我们不得不费很大力气编造了一个队员名单和相关资料,这个资料就被kulou放到了csa的队员名单中(之后在csa的99年版主页队员名单中,第179和第180分别写着stone.AOQ与cat.AOQ)。 

不得不说,虚荣心与极度浮躁的心态决定了众多小战队虚张声势,不过这大多是为了一个简单单纯的目的:加入一个大集体。kulou采取的政策是不需要经过任何考试,只要愿意就可以加入,因此csa规模的膨胀速度极快,老263战网曾经出现过这么一个有趣的事情:一个ID为“愤怒的小马”的玩家,对kulou出言不逊,立刻受到csa的队员挑战,结果一副hunters的8人地图,除了愤怒的小马外,另外7个位置全是csa的队员,每个人都要与其单挑。虽然每个人的水平都不怎么样,但大家都知道,菜鸟的热情是最高的,尤其是在那个还没有游戏商业化或职业化的年代,csa如同是个菜鸟大乐园,恐怕也正是因此,csa的寿命远比其他战队的寿命要长。 

kulou在csa的主页上做了一个中国星际兵器谱,里面列举了水平最高的前100名中国星际玩家,他把自己排在了第55位,这就给人了一个假象,所以在第2年的全国大赛上他拿了冠军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至于他为什么这么低凋后来有两个说法,一个是他谦虚,另一个说法是在他拿了全国冠军后的,并且支持者多些:这一切根本就是个阴谋。 

但不管怎么说,kulou高水平低姿态是一直公认的,例如csa的元老sw888.csa当时加入csa的问题,其本身的ID是sw888,由于看到kulou的战绩是1xx/4xx,便大骂kulou是菜鸟,而他并不知道kulou其实是无论输赢都自己退出的,其实战绩倒过来还差不多。我不大服气,便与sw888打了两盘,结果被他打败了,我便问他,就算kulou水平差,你又何必骂他?sw888的答复是:你说谁看那个战绩不想骂几句?我想想也是,便转告了kulou,kulou则说:没关系,等我以后收拾他。 
两个月后我再看见sw888时,他的ID已经变成:sw888.csa,其中曲折便不得而知。 

kulou把他的搭档knight.csa排在了第10位,这是因为当时他与knight.csa交战几乎没赢过,而knight.csa与排名第一个那个家伙对战,从来出不了自己基地的门就被干掉,那人的水平也的确是老一辈玩家都心悦诚服的。 

排名第一的人给自己取的ID很有趣:red-apple 




在99年采用1.04版之前,也就是人族还没有出现医疗兵的年代,一个人用人族打到别人彻底服气的程度,并不是10个兵营出枪兵一路扎针猛冲这么简单,苹果(red-apple)在当时被人誉为中国人族第一高手,大多是因为人族取胜的艰难,因为星际即便到了1.04版本的时候,官方公布的三族强弱比例是:zerg:terran:protoss 10:8:8。也就是说,在那个战术贫乏的年代,大家还不知道微操作为何物的年代,苹果便能做到用人族率战率胜,这还没算上他在1.00时代的表现,不然会更有传奇性----尤其是他与他的搭档lan.yf与lan.yq兄弟在BN上3V3的事情。而最初的微操作,terran对付lurker时扎兴奋剂向前猛冲的操作,在今天随便是个人就会用的基础操作,是他最先打出来的,之后中国terran从他那里汲取了不少养分,关于苹果的资料,从以前他的战友到现在的同事,新浪战队的队长DARK有一个比较详细的叙述,包括苹果在工作中严谨一丝不苟的作风: 

................................................. 

“ .....我第一次知道red-apple这个ID是在知道他的真名之后,这个可能和大多数星际玩家相反。那是在2000年1月北京的一个小比赛上,我第一次看到“胡宾国”这个名字,在高信达电脑学校组织的“高信达杯”的对阵表上。事后很久我才知道,apple就住在那附近的左家庄。当时他报名使用的种族是人族,非常显眼,因为在报名的一百多参赛者中只有我和他两个人使用人族。那次比赛他和蓝大法师合作夺得了冠军,你们问我得到什么名次?我当时只会用人族,嗯,就是这样的。 

后来我知道了胡宾国三个字谐音就是红苹果——red-apple,也听闻了许多关于他的传奇,比如用两个枪兵加农民无伤亡地抵挡6只小狗的快攻,6机枪兵一针兴奋剂配合雷达干掉两个LURKER,这些现在很平常的操作在当时看来,绝对是神话,是神一般的操作技巧!而在我知道这些传说至少半年以后,国内BN的诸多玩家才开始意识到“微操作”的重要性,而这个时候,apple基本已经不再打星际了,他在为中国的电子竞技事业努力工作着。 


一个偶然的机会,战队的队友告诉我apple的OICQ号码,我就用新浪星际论坛版主的身份和他攀谈起来,当我提出要去见他的时候,他欣然答允,“下班以后就过来HAPPY吧。” 

第二天,我和几名队友来到了位于北京西客站旁边的腾图电子出版社,在一间大屋里我终于见到了这个几乎被所有星际玩家仰慕的高手,他很精干,很健谈,很热情,对我们这些素未谋面的菜鸟也反复递烟、点烟,没有任何架子。对了,他还很能吸烟,用[AOQ]cat的话说就是“他习惯把自己罩在烟雾里”。他在从事一项事业,就当时来讲,“电子竞技”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玩家对CESA的了解也仅限于他们组织了一个最后无疾而终的全国联赛。很少有人了解到,他们作为CESA全国联赛策划和组织者的艰辛。 

2000年春节过后,几个年轻人因为对游戏的热情走在一起,“游戏也可以成为一种真正的竞技运动”,小河每次想到这点就很兴奋,到现在也是这样。雨果、小河和red-apple在一间小屋里筹划了三个日夜,那实际上是在为中国的电子竞技事业筹划,至少他们当时提出的许多理念和思路,都被沿用至今: 

1.成立玩家俱乐部,广泛吸引玩家参与,为大众玩家提供系统化服务 
2.设立独立的信息服务体系,包括刊物、网站以及众多媒体的合作 
3.建立系统的竞赛体系,使比赛成为国内首家具有固定赛事的联赛 
4.成立完全的竞技比赛网,形成全年的连续网上、网下比赛体系 
5.为成员提供国际交流的机会,并组织国际电子娱乐竞技的比赛 

他们的理念被腾图出版社的**所赏识,在那个炒理念炒概念的时代,他们得到了一笔资金,宝贵的资金,这也是中国电子竞技领域得到的第一笔专业投资。一百万!怎么花?怎么赚钱回报投资者?一百万听起来很多,但是其实干不了什么事,一个人只要3天就可以把这些钱挥霍个精光,这是非常简单的,任何人都会的事情,包括读书的您和写书的我,或许您能在更短时间用完这些钱,我相信。“最直接,见效最快的办法是从比赛中赚钱。”apple提出这样的想法,在当时的国内,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机关来管理这类活动,也没有类似的先例可以依据,更没有专业的从业人员,这是一个很大胆的尝试,很前卫的想法,尽管这种运做模式在国外已经取得成功,但,不是所有的商业运做模式都适用于中国,中国的社会人文环境要比欧洲、美洲国家复杂的多的多。甚至有的中国人认为那些发达国家的人有些单细胞,这里不去讨论人文和社会风气的事情,CESA的全国大赛很成功,声势浩大,参赛选手众多,玩家的热情也十分高涨,同时许多顶尖选手也纷纷签约CESA,CESA也将要得到国家体委的认可,电子竞技即将成为一项运动,一项被国家认可的体育运动项目。但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刻,CESA出现了一个致命的疏漏,人力不可左右的力量造成的巨大漏洞,正如apple经常对我说的“这个细节漏下一点,那个细节漏下一点,最后叠加起来会是一个惊人的大洞,而且没法去补。”而当时apple和小河所处的位置也使他们没有权力去把控那些细节,最终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CESA的总决赛由于投资商的撤资,又没有找到新的投资者,只能偃旗息鼓。CESA的无疾而终似乎在她出现之前就已经被命运之神融合在她的一生之中了。 

2001年4月apple离开了腾图出版社,在考虑是否出国深造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他事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进而也影响到我。这个人在游戏圈里很有名:武汉奥美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栋,在CESA组织比赛的时候,apple曾和奥美一起合作,现在陈栋热情的邀请他加盟到奥美电子来工作。而当时我还只是一个玩家,对奥美电子没什么好印象,我把这个观点表露给apple,apple却想试试看,因为国内最流行的三款游戏:《暗黑破坏神》、《星际争霸》、《反恐精英》都是奥美电子代理的,应该有发展的机会。 

5月底,我也辞去了工作,而apple正在策划一个《深海争霸》的比赛,请我们战队来做裁判,这是我第一次和他一起工作。apple的工作能力是我认识的人当中最强的一个,除了整个《深海争霸》比赛、奥美电子在太平洋电脑节上的形象宣传、拍卖活动等等都是他一个人在策划和布置,而且有条有理。不久之后,我也加入了奥美电子,我们成了同事。以前和他一起工作过的[AOQ]cat对我说,“apple对工作要求很严格,你跟他一起一定能练出来”。在之后的工作生活中我深有体会,apple确实是一个对工作要求极为严格的人,每个细节他都不允许有疏漏,用他的话说就是“这个细节漏下一点,那个细节漏下一点,最后叠加起来会是一个惊人的大洞,而且没法去补。” 

每次开会,apple总是会提出一大堆的工作要求,我也都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但是一个人工作能力毕竟有限,还是有不少事情没能如期完成,每当遇到这种情况,apple就会反复强调,这些细节都是重点,坚决不能有闪失。将我们狠批一顿之后,apple都要请我们吃顿饭,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kulou.csa加入我们。 

他的工作作风无论在生活中还是游戏里都一直贯彻始终,《魔兽争霸3》上市之前,我们拿到了测试原盘,我迫不及待的安装游戏,而apple却在仔细地阅读说明书,对战三盘之后,他就叫我修改说明书翻译稿中的错误,让我震惊的是,几乎每个错误都没逃出他的眼睛,除了一个标点符号。那三盘,我也都输了。就是这种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生活态度让他在早年就能成为一个星际高手的吧,游戏和工作一样,都需要认真去对待......” 

................................................. 

如他所述,苹果对工作的认真是圈内出了名的,他将这一点也完全融入了游戏之中,例如在CESA时,我看到他与小河一人一本英汉词典,一起研究一个游戏中所有的内容,而那个时候我们既不是写攻略的也不是替人推销软件的,那个游戏只是偶尔碰到令大家喜欢而已,没有人认为在了解基本操作的情况下应该去细致地连帮助软件也都研究到,就好比你在进入一个新游戏后用鼠标乱点一通也大概猜到了八九不离十,关键在于,那只是个游戏而已。 

按照那个时候流传的说法:用terran的不是菜鸟就是顶尖高手,苹果被排在兵器谱第一名已经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在后来263与新浪组织的星际比赛中苹果失利很令人奇怪——虽然那根本就不值得奇怪。 
打败苹果的是一个哈尔滨人,本名洪哲夫,ID:hongzf 

关于hongzf这个人的传说是多方面的,记得曾经有个人给他写过传记,关于他拿比赛冠军这一事实本身并不吸引人,关键是有两段介绍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 

“ ......高中一年级的时候,他开始念叨着要买一台大型游戏座机。但是一台大型机好几千元钱,家人没有同意。 
  高中二年级的时候,舅舅去世了,父母都忙着料理舅舅的丧事,把他一个人留在了家里。但是他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买了一台大型游戏机回家。 
  那台游戏机是他梦寐以求一年多的心爱之物。由于常年泡游戏厅,他不仅了解各个游戏的玩法,也熟悉了各个游戏机代理商。那台大型座机本来要价五千多元,他的痴迷让老板感动了,两人最终以3800元成交。 
  洪哲夫看中的,是那台机器主板上有个他一直想玩却总也玩不好的游戏《黄金鹰之剑》。多年以来,洪哲夫养成了一个习惯:任何一个游戏,他不玩则已,只要接了手,他就一定要玩到最后一关。 
  不达目的,他绝不罢休。 
  倾尽了积攒多年的压岁钱,又从别的玩友那里借了一笔钱,他终于把那台机器搬回了家。 
  进门的时候,他们遇到了麻烦:家里的门太窄,机器太大,进不去。他让搬运工上街又找来两个临时工,硬是把家里的门卸下来,才把机器搬进门。 
  母亲奔丧回来,一进门,大惊失色。家里的门框上的水泥还没有完全干透呢。进了屋,看见摆在方厅里高高大大的那台机器,母亲哭笑不得。 
  从此后,家里就开始凌乱起来:客厅不仅是洪哲夫自己的战场,还是他领着一群“战友”们的战场。父母向他提抗议,他解释说:这个游戏太精彩了,好的东西我不能自己一个独占呀。 
他对那台机器到了痴迷的程度。他不再出门了,除了上学,他天天泡在那台机器前。他用录音机把游戏的音乐录了下来,上学放学的路上带着耳机子听。他甚至找来一台照相机,想把游戏的画面拍下来,然而胶卷浪费了好多,由于不懂照相的原理,最后除了白花花的一片亮道子,他什么都没拍下来。 
  然而半年后,他就对那台机器失去了兴趣。“太简单了,没意思了。”于是家里的门又被卸下来了——不卸门,买主也无法把那台机器搬出去.....” 

................................................. 

如果说,这段内容足以热爱游戏的我们任何一个为自己有限的投入感到汗颜的话,下面一段介绍则描述了一个真正的游戏疯子: 

................................................. 

“......最让他刻骨铭心的是第二次全国比赛。1999年7月24日,他参加了“263在线”举办的全国大赛,当时,有2700人参加这次比赛被称为是中国最高水平的比赛。比赛是艰苦的,他从7月24日上了网,几乎就没有下来过——睡觉的时候,是他的战友们替他守着机器。从7月24日到8月24日,他一共在网上呆了将近600个小时,其中电话费他就花了一千三百多元,而网络使用费更是高达四千多元,到了最后,他实在没有钱交电话费了,不得不靠朋友接济才完成了比赛。 
那个时候的洪哲夫分不清白天与黑夜,除了简单的生理需要,他的生命里只剩下一件事:征战。 
  8月24日下午2时,屏幕上,他的“军队”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他成冠军已经成为定局了,然而回身再看,家里空无一人,他大惊失色,此前,爷爷得了胃癌,已经多次病危了,难道……他跳上出租车,赶到了医院。静静地守护在爷爷的床前一夜之后,8月25日早上,爷爷去世了。洪哲夫擦了擦头上的汗水,长吁一口气。有个问题后来他一直问自己:假如,爷爷早一天去世了…… ” 

................................................. 

正是这样,hongzf做选手最辉煌的时间是在99年,为了保持这种状态,洪哲夫和朋友开了间网吧——他们需要场地进行交流,也需要强大的经济保证,而网吧成了他们交流的场所。按照资料里的介绍,他们的网吧,名字叫“星际探索” 。但那个作者在采访hongzf时搞错了,网吧的名字是“星际远征村。” 

这段美好的日子终结在2000年,那时正赶上“电子海洛因”的名字响撤祖国神州大地,hongzf在试图向来查封网吧的警察解释的时得到的回答是对方抽过来的一记耳光,此后“星际远征村”再也没有远征过。

本文地址:http://com.8s8s.com/it/it230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