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引用一个在网上广泛流传的故事:
有个学员现在在Duke大学,他从高一开始背《新概念英语》第三册,背到高三就背完了。高考考进了北大,进北大后,他本来不想再背了。但当他背给同学听的时候,其他同学都露出了羡慕的眼光,于是,为了这种虚荣心,他就坚持背第四册,把第三、四册都背得滚瓜烂熟,他熟到什么地步呢,有人把其中任何一句说出来,把能把上一句和下一句连接下去,而且语音非常标准,因为他是模仿着磁带来背的。后来他去了美国Duke大学,他给俞敏洪的教师写信,老师不敢回,因为老师对他的英文有畏惧感,他的英文学得太好,只能给他回中文信,并告诉他不是不会写英文,而是想让他温习温习中文,不要忘记祖国的语言。
这位学员到美国第一个星期写文章,教授把他叫过去说他的文章是剽窃的,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太好了,教授说:"我20年教书没有教出这么漂亮的文章来。"这个学员说,我没有办法证明我能写出这么优秀的文章,但我告诉你,我能背108篇文章,而且背得非常熟练,你想不想听。结果,他没有背完两篇,教授就哭了起来,为什么?因为这个教授想一想自己教了20年了,居然一篇文章也没有背过,被中国学生背掉了,所以很难过……
我大体相信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新概念英语》是一套极其出色的精读教材,在我身边也有几个在背诵《新概念》的课文以后英语水平包括写作水平突飞猛进的例子。现在很多大中学生都在背诵《新概念》。但具体的效果可能各人不太一样。网上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帖子,叫《忘了那个新东方炮制的煽情传说吧》——大概新东方学校宣传过以上那个故事——作者根本不相信会有这样好的成效。不知道这个作者有没有注意过那个故事的细节。
首先,这个北大学生仅仅第三册就背了三年,可见他在课本上下了相当深入的功夫,而且是循序渐进,细水长流的。对课文语言的妙处他肯定是字斟句酌地品味过的。他是慢功出细活。网上还有一个帖子,作者说他花了三个月时间把三四册108篇课文全背下来了,一天背十二个小时。这位同学的刻苦精神值得钦佩,但做法决不可取。这样的学习方法缺乏乐趣,非常枯燥,而且他肯定没有心境细细品味课文语言的韵味。背下来只是个形式,关键在能不能学深吃透。
其次,这位北大学生是跟据磁带逐字逐句模仿背诵的,发音非常标准,这说明他是按亚历山大老先生的建议,把《新概念》同时当作听说教材来学的。这样他培养了良好的语感。
再次,这位同学既在北大读书,后来又申请到杜克大学深造,天分定然不低。也许他还很有语言天赋(因为他的发音能练得非常标准,这在中国人中并不多见)。各人语言天赋不同,一个人用这种方法成功了,未必其他所有人也能同样地成功,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最后,这个故事里只透露了这个北大同学学英语某些方面的情况,另外一些情况我们不得而知。比如他学《新概念》之前英语基础如何?除了模仿磁带背诵以外他是怎么学习的?他有没有好的老师指点?泛读读过那些书?我相信他肯定做了很多的写作练习,也许还有高手给他修改。这些情况我们都不了解。可能因为他说过背《新概念》对他学英语帮助特别大,而背完两册书的课文太不简单,具有轰动效应,所以人们就以为他的成功仅仅是因为把《新概念》“背”会了而已。
背书是肯定有用的,但背书不止是记住就完了,学课文学到精、熟才是关键。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关键在于熟。读是要朗声吟诵,诵出韵味来,体会到诗的意境。古人读书要背诵的,一般的读书人四书五经二十多万字都能背诵,背三百首唐诗当然不在话下。熟读唐诗三百首,肯定都背会了;为什么说“熟读”不说“背会”唐诗三百首呢?在质量不在形式。钱穆先生曾经讲过怎么学诗,他说花一年功夫,把杜甫诗手抄一百首,李白的诗抄一百首,加上王维陶渊明的几十首,就读这个,过几年再把这几个人的诗抄一遍,加进新的,替换旧的,读这四家就够了。学诗好几年就读三百首左右,钱先生肯定不光是指背会。我想学《新概念》要用钱先生说的这种方法细读才行。精读教材在精不在多。古人说“文选烂,秀才半”,熟读了文选就可以做半个秀才,而《文选》通共不过三十多万字。
亚历山大先生现已作古。早年我听过他的讲座,老先生不一般地提倡背课文,我想正是着眼于精熟,而不是“背会”的形式。如果课文已经非常熟练,语感良好,提上句知道下句,对我们来说应该足够了。能一字不露从头背到尾当然更好。
成年人机械记忆力远远不如儿童,我想机械背诵不必强调得太厉害。经常朗诵,有口无心地读最好。读多了自然就记住了。古人就是这么“背”书的。
本文地址:http://com.8s8s.com/it/it227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