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中科院软件园参加了关于软件人的职业发展论坛。来自软件学院的领导们和来自企业的老总们和台下我们这些程序员以及程序员中的小头目们进行了一些交流,他们介绍了国际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情况。由于主办方有软件学院,这个交流不可避免的软件学院联系在了一起。台下的我逐渐回忆起了自己和软件学院接触过程的点点滴滴。
最早在2002年的《程序员》杂志上看到关于北航和安博合作办软件学院的报道,相信每个定期买《程序员》的人对那篇文章都有印像。那时候觉得这种办学的方式和自己所在的计算机系有很大差别,比如师资力量、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等。当时就很感兴趣,可是一打听学费,只好吐吐舌头走人。两年四万可不是我等小辈能够接受的。
工作了一年多的时候对自己的工作有了一点感悟,感觉到了学校学到的知识和实际应用中的差别,拼命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那时候写了几篇连载的文字《从学生到程序员》,浏览量竟然出奇的多,看来和我有相似的感同身受的人还真不少。现在工作已经两年多了,说实话,我对现在基本上形成套路的重复劳动和无穷的bug修改工作感到了一点厌倦,也开始抬起头,想想自己的前途问题了,说得好听点就叫职业规划。
想想自己目前自己所做的工作,好像把每个合格的程序员手把手带3个礼拜都能做;想想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离刚毕业意气风发那会想的相差太多;想想自己拿的薪水,交完房租水电伙食等各项杂费还能存个小零存整取什么的,可是这点小钱都不够买半平米房子的;再想想家庭,当初只身来北京想做一番事业,现在到了要考虑结婚的年龄了,父母也老了需要人照顾了。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拷问我,到底下一步怎么走?在这个单位里继续做嚼蜡一样的工作然后被长江后浪推前浪扫地出门?我不愿;钻进学校机关政府部门养老?那我当初还出来干嘛;自己开公司单干?不是我没有这个心,是贵有自知之明,目前的能力以及财力都不允许。思前想后,还是觉得自己的水平和知识结构处事能力都不够,真的需要充电提高,这时候软件学院又进入了我的视野。
咱作软件的当然要先进行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和详细设计什么的然后才能动手做。我对职业规化设计也是这样的。
首先是可行性分析。很多处在我这样的状态的朋友们可能选择了考研,我也曾经这么想过,但是软件这个行业是日新月异的,普通硕士教育所学的那些的课程和教学方式让我放弃了考研的想法。我没有贬低普硕的意思,只是目标不同。希望在学校安安静静做研究的朋友们能真的不以发论文评职称为目的,实实在在的做出中国自己的CPU、操作系统和数据库这些基础的东西来。我的目标是应用领域,所以我选择了软件学院,这里可以提供来自企业一线领导和国外专家组成的师资力量,最接近实际应用的实习环境,我要的就是这个。软件学院的同学大都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这个优势正在被扼杀,后面关于软件学院的问题中会讲到),和他们的接触,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团队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
然后就是需求分析--软件学院的选择。我疯狂的收集在京的那几所最有名的软件学院的相关信息,分析比较他们的优缺点,找到最适合我的一家。为避免广告之嫌和不必要的麻烦,我就不指名道姓的交代我的分析结果了。我是通过官方和非官方途径相结合的方式考察各个软件学院的,信息的来源方式有以下几种:软件学院宣传主页、教学管理平台发布的消息、学院内和公共BBS上的评价、对在上软件学院的同学同事的咨询。我得承认,对于软件学院这种新生事物,人们对他得评价也是有好有坏,有的不利评价甚至会动摇自己的信心,有的软件学院的急功近利的做法的确也伤害了学生。但我相信软件学院在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地位和深圳在整个改革开放中的地位一样,都是试验性质的,绝大部分的院长和老师都在努力摸索这种新的办学方式,努力提高水平。这就是我对这段调查期的总结。所幸,第一批“小白鼠”已经在今年毕业了,从毕业后的走向看效果还不错,我们这些后来的“小白鼠”应该能放点心了。需要说明的是,我考察的学院仅限于北京的几家,外地的情况不太清楚。
我把报名、复习、考试和入学这些琐碎的工作归到详细设计工作中,这个过程和这篇文章的主题没有多大的关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邮件私下和我交流。目前我已经拿到了其中一所软件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算是我这个过程结束的里程碑。
关于软件学院存在的争论我还是有一些话要说的。一个是单证双证,另一个是应届生入学。
单证双证的问题在MSE论坛上被屡屡提起争论不休,名副其实的“月经帖”。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提问的多是在学或者刚毕业的本科生。这其实是传统教育的问题,很多打听MSE的同学企图通过软件工程硕士这张文凭轻轻松松的通向就业的彼岸。有了学历证就有派遣证,再加上中国目前的国情决定了很多的机关事业单位只要求学历而不是学位更加强了这个因素,好像只要有学历就一切OK,保你有满意的工作。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奉劝诸君还是另做打算,普硕能混三年混下来,MSE可不容易,我接触的在学者基本上都比较努力也比较辛苦,他们也都想学到真才实料而不是仅得一张文凭了事。研究生的扩招已经让硕士文凭的含金量逐年降低,所以也别指望仅凭一纸文凭带来一切。
应届生入学其实是我对现在软件学院比较不满意的地方。这就和MBA一样,交了一笔很高的学费,满心希望能和经验丰富的人一起学习讨论问题来提高自己,但是却发现自己和自己的师弟师妹在一起,你会怎么想?而且,一个刚毕业编码行数不超过1000行的同学,你让他用一年的时间掌握系统的分析与架构设计?可能么?别跟我提电脑神童,电脑神童不会去软件学院,他们要么在做这个国家最需要做而且不为人知的事,要么就在监狱。我所接触到的几个今年刚毕业的“小白鼠”两年前就是本硕连读上来的,他们很顺利的进入某家大企业开始编码工作,干得不错。但是,这就是所谓的“金领人才”?软件学院这么干不仅对不起这些同学的学费,也迟早会砸了自己的牌子。
我的规划设计还在继续,软件学院每学分1000元的高昂的学费让我无法放下工作安心读书,我只能读在职挣下一年的学费。我希望把这笔学费当作对自己的投资,就像投资基金国债一样。我也希望能把在软件学院学到的东西迅速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同时也提高自己目前的位置。
以上都是我自己对最近接触的事物的一些感言。由于每个人环境的不同,可能选择的职业规划也不同,进入软件学院深造只是我的选择,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借鉴意义。
本文地址:http://com.8s8s.com/it/it365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