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设计杂谈(三)--关于数据库设计

类别:软件工程 点击:0 评论:0 推荐:

在大中型的软件系统中,数据库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数据库设计也是软件系统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做好数据库设计就成为了软件设计工作者的必修课。要做好数据库的设计,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透彻掌握数据库的全部功能。对数据库的功能和原理了解的越透彻,就越能更好地操纵和使用数据库。例如Oracle9i提供了对树形查询的支持,使原来要用递归存储过程或在客户端(或应用服务器)上编写大量代码才能构造出来的树形结果集只用一条简单的SQL查询即可实现。这时,充分利用数据库提供的便利功能岂不就是事半功倍?

深入理解数据库系统的运行机理。所谓数据库的运行机理,是指数据库的实现,即数据库本身是如何编写出来的。初看起来,这跟结构设计没多大关系,但如果深入了解了这些底层运行机理,就可以更好地挖掘数据库的性能潜力,提高系统整体的性能。况且“只用一样东西,不明白它的道理,实在不高明”①。

要抛弃本本主义,一切从需求出发。初学数据库设计时,你会学到ER图,各种范式,关系函数等知识。这些都是数据库设计的理论基础,非常有用,但远远不算够用。如果一味地坚持理论,而不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就会陷入本本主义。有些人喜欢用范式来评价数据库设计的优劣,我很不以为然。我认为,需求和性能才是评价设计优劣的首要标准,范式只做参考。

数据库设计力求简单。绝大多数的软件系统中,数据库都处于整个系统的中心地位,因此数据库设计的简化会直接导致客户端(或应用服务器)程序的简化。因为客户端程序员需要了解每一个数据表(或视图)的结构和含义,如果数据表的设计十分简单,就可以节省客户端程序员的学习成本,因而减少了客户端程序员的工作量。同时,数据库设计的简化还能减少数据库设计人员与客户端程序员的交流成本,简化客户端的程序编写,减少客户端程序员出错的几率。案例:C/S结构,Oracle数据库,四个客户端模块,分别由四名程序员负责。由于需要记录和处理大量的历史数据,使对象关系复杂化,数据库的表结构设计也变得错综复杂。客户端程序员不但要理解业务逻辑,还要处理数据的历史逻辑。经过改进后的设计方案中,将历史数据的查询和更新操作封装在视图层之下,由数据库设计人员统一维护。由于客户端程序只访问表示简单业务逻辑的视图层,无需考虑历史逻辑,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程序员的工作量。即:数据库设计人员增加了10%的工作量,换来的是四个客户端程序员每人减少10%的工作量。

 

注:①原文出自林语堂《朱门》,但笔者摘自候俊杰《深入浅出MFC》。

本文地址:http://com.8s8s.com/it/it373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