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图像合成
01-9-17 下午 02:19:54
假如要实现一个动画例如一只老鼠从屏幕左边往右边跑过去,一般的书上是这么介绍的:首先做一个老鼠的画片,再画一张黑白老鼠掩模图片。首先用掩模图处理屏幕,再用掩模处理老鼠图片,最后把处理过的老鼠贴到屏幕上,前后要处理三个BitBlt函数。而且这样处理过程会使屏幕出现明显闪烁。要想制止闪烁还要先做一个兼容DC,先把屏幕图片拷贝至兼容DC,再在兼容DC上处理完老鼠后在再拷贝回屏幕。前后要用到五个BitBlt函数。图片比较小还好,若是图片很大,那速度简直就是“去年今日此电脑,人面老鼠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老鼠还在慢慢爬”。是否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呢?
实现透明位图的方式
1.最愚蠢的办法:直接在屏幕上逐点用SetPixel函数画图。
2.一般的方法:用BitBlt函数作至少三个运算。
3.最快的方法:直接写屏。
4.性价比最高的办法:直接写数据缓冲区。
四种方式的讨论:
1.对于初搞图像处理的程序员来说,似乎逐点画过去的办法是第一选择,然而事实证明这是世界上速度最慢的方法,用它实现的最理想的动画效果是“去年一滴相思泪,今日方流到嘴边”。
2.BitBlt:前面已介绍过,此处不再介绍。
3.直接写屏:Dos下这种方式用得比较多,在windows环境下编程,windows3.1环境下只能加挂WinG才能实现,在win95或NT下可用函数CreateDIBSection()或是使用MicroSoftDirectX函数实现。这种方式我们将出专著介绍。此处不作讨论。
4.写数据缓冲区:这个方法对环境要求较小,不需外挂软件,兼容于3.1和95、NT,速度也还可以,它的原理与直接写屏相似,而且可以方便地移植到直接写屏方式中去。我们将在此介绍此方法。
读写数据缓冲区:
大家可能还记得在前面介绍的class MYDIB,里面有两个参数,一个是bmp信息头,一个是bmp数据区,大家是否能想象得到假如修改了bmp数据区的数据,再显示图像会有什么结果?这块数据区,就是我们要使用的数据缓冲区。
透明位图
要想实现透明位图,首先要有两张图片,一张作为源位图,一张作为目的位图,程序员要把源位图贴到目的位图上,并且要指明什么颜色要屏蔽掉,为此,我们在class MYDIB上增加了一个函数Show(MYDIB* dib,int x1,int y1,int x2,int y2,int x3,int y3,BYTE r1, BYTE g1,BYTE b1,BYTE r2,BYTE g2,BYTE b2),这个函数的用法有点类似于BitBlt函数,它的意思为:把己方缓冲区内的数据拷贝到类dib的缓冲区中去,其中从RGB(r1,g1,b1)至RGB(r2,g2,b2)的颜色为透明色,x1、y1、x2、y2、x3、y3为目标坐标、拷贝范围、源坐标,其意义与BitBlt相同。在Show函数的实现过程中,我们首先算出要改变的源数据、目标数据地址,然后分析要拷贝的数据颜色是否属于屏蔽色,假如是屏蔽色,则不拷贝数据,否则拷贝。
另外一种透明位图方式
透明色固然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实现方式,但是有的时候也需要另外一种实现方式,这就是直接指定颜色索引方式,我们可以指定在调色板中某某号至某某号为透明色。因此,在class MYDIB中再增加一个函数Show(MYDIB* dib,int x1,int y1,int x2,int y2,int x3,int y3,register BYTE x,register BYTE y),这个函数的原理与前一种方式差不多,只是比前一种方式少了四个参数,由以颜色指定透明色改成以颜色索引指定透明色。
透明位图的刷新速度
到底更改数据缓冲区方式的速度快,还是BitBlt速度快?要是BitBlt速度快的话,以前的一番心血岂非成了滚滚长江东逝水,为此我们要用实例分析一下,建立一个名为Tp的基于对话框的程序,加入源程序mybmp.cpp和mybmp.h,在tpdlg.h文件头中加入#include "mybmp.h",在类CTPDlg中加入两个成员变量bmp1和bmp2。在窗口初始化时设置定时器,打开文件“1.bmp”、“2.bmp”,在定时器消息响应过程中完成拷贝和刷新过程,编译并运行程序。我们可以看到一个“AllTime”参数,它显示刷新256张位图需要大约20_21秒左右。现在注释掉定时器消息响应过程中的透底函数bmp1.Show((MYDIB*)&bmp2,0,0,640,480,0,0, 0,0,0,i,i,i),再看刷新256张位图大约需要15_16秒,这是单纯使用函数StretchDIBits所需的时间。可见此处一个透明位图完成时间相当于一点四个BitBlt时间,比照BitBlt方式的三个BitBlt时间(差效果)、五个BitBlt时间(好效果)要好得多。当然,这与直接写屏比又差得多了。
现在再将透底函数换成bmp1.Show((MYDIB*)&bmp2,0,0,640,480,0,0, 0,i),我们不由惊喜地看到现在刷新256张位图的时间为16_17秒,几乎可以认为,缓冲区读写时间已经可以忽略不计。
图5.3
实例分析
在这个实例中,我们要实现一个动画,背景是一位绝代佳人,前面有一只狗牵着它的宠物跑来跑去。素材需要五张图片,其中背景一张,动画四张。我们分析一下它的实现方式:
在类CMovieDlg中,我们首先用语句BMP bmp[5]定义了五张图片,然后用语句MYDIB temp定义了一个临时图片。在对话框初始化过程函数中分别读入五张位图,设定定时器为一百毫秒,在定时器响应函数中操作过程如下:首先将背景写入临时图片,再将小狗透去白色写入临时图片,最后将临时图片写上屏幕。
图5.4
本文地址:http://com.8s8s.com/it/it673.htm